close

我鼓勵學員提問,課前課中和課後皆可,但學員難得課中發問,原因大多是不好意思公開提出或擔心影響課程進度。因此課後詢問的機率最高,而問題大部份關乎身體狀況和體位動作,經觀察和問答後再予以建議,有點像是對症下藥,從表情與態度看來,通常學員們是心滿意足或心悅誠服地道謝離開。然而,看得到的體位問題比看不到的心理疑慮好處理,因為,面對後者需要學員相當的信任,且自身具備成熟的人生閱歷方能引導解惑。

凌駕  

端午節前夕,我收到一封私訊,內容如下:

"Claire老師,您好,

不好意思,貿然來信,我練瑜珈兩年半了,心中一直有個疑問,希望能得到您的指點,下課後不太好意思當面發問,所以選擇寫信給您,希望沒造成您的困擾。
每次上瑜珈課時內心都非常平靜,上完課也覺得身心舒暢,一直期許做瑜珈不僅僅是練就自己對身體的掌控度,更希望能修煉自己的心靈,但我發現我的情緒掌控力還是不夠好,遇到負面情緒無法馬上平靜下來。我希望瑜珈能帶給我是心靈的平靜,即便是教室外的我也能從瑜珈中得到力量。

請教老師如何藉由瑜珈修煉自己的心?還是隨著歲月累積慢慢有所體悟?
先謝謝老師了!端午節快樂!"

 

我於課後見到訊息,並未立即回覆,印象中雙方幾無互動,因小珍是典型默默上課安靜來去的學員,因彼此是臉友,我瀏覽了她的臉書以初步了解她的"片面"生活,有了基本認識後,才回覆如下:

"小珍(化名):

自週六從中壢下課看到妳的訊息,便想了解妳所謂的負面情緒為何?是否常按捺不住脾氣?還是不自覺怨天尤人?有無具體事例形容?如妳所說,心將隨歲月累積而有所體悟,簡言之,我們皆從諸多歷練中看到自己的反應轉折和蛻變成長。通常引起情緒起伏與自身介意在乎的人事物有關,所以請回想或自問:妳在乎或介意的是什麼?

若文字不易描述,方便課後我們聊聊嗎?或者晚上23:00後打電話給我。我的手機(略)"

 

很快地,得到她的回應,她透露與夫妻溝通有關,且表示從課堂分享或臉書文章已觀察我一陣子,才決定請教我這不好回答的問題,而我感知的是小珍的信任,因這意味著她得向我敞開心胸講私事,我們約定在某堂課後相談。在將近一個半小時的對話當中,得知小珍新婚,但因為工作緣故,夫妻聚少離多,伴侶希望她以夫為重,他承諾予她無憂的生活,但她得選擇放下工作陪伴他在海外打拼,她引述一句先生說的話,這句話顯現了伴侶的強勢和需求:"妳能不能當一個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?"

於是,我詢問兩人的家庭背景和學經歷,並請她描述曾有的爭執事件,由此我大致明白了,無非是相愛容易相處難,一方希求主導,另一方得退讓配合,而這與成長環境有關,成長環境形塑了性格。無疑地,他是位有責任感的男人,全力以赴拼事業時,渴望妻子的支持及認同,如此,無後顧之憂,然而,小珍喜愛她目前的工作,女人也想發展自己的事業,這點,我完全了解,所以,我提醒她,除了"支持"和"認同",其實男人在意"被需要",而女人在乎的是"信任"和"安全感"。

她期許自己在婚姻當中是個有智慧的女人,但發覺每回爭吵情緒隨之起舞,但在成為有智慧的女人前,需要一些聰明的方法。我建議她先安靜聆聽先生的想法,因為分隔兩地,兩人以網路及電話溝通,當火氣快上來時,立馬給一個可愛或撒嬌的貼圖為彼此降溫,先認同他,再溫柔表達自己的意見,表面上,他仍然主導家庭未來的方向,實質上,她主導著每次兩人溝通的品質。"何妨當一個聰明的配合者?而非委屈求全。"當然,我提供了一些適合小珍現況的說法當作參考。

 

隨後她傳訊致謝,我回應:
"別客氣,較年長且經歷練,恰巧是過來人經驗談。讓自己慢慢成熟,方法可以學習,歷練全憑自己。
如練瑜珈,在每個難熬的體位覺察自己的心思,於每項爭吵的事端覺察自己的固執,再逐漸修正。"

經小珍同意,我整理對話成文,分享予相同境遇的朋友。瑜珈的練習不僅在教室,更在實境生活裡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克蕾兒的瑜珈角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